国产AV醉酒系列精品,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区,亚洲日本图色,免费a视频

首頁
> 專題專欄 > 創建國家安全發展示范城市 > 媒體報道
壓責任細分工 數智賦能助安全 浙江杭州市全力準備應對汛期災害
發布日期: 2025-04-07 ?15:24 瀏覽次數: 來源:中國應急管理報

“報告指揮中心,新白線白水澗村山體巖石存在裂縫情況,加上今日雨量較大,可能引發小面積巖石崩塌,需要立即整改。”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青山湖街道巡防隊員蔡春風近日在白水澗村巡查時發現隱患,迅速通知相關部門和白水澗村委會,并通過“青山云衛士系統”進行上報。青山湖街道指揮中心受理后及時交辦,村委會立即派出人員進行處置。

杭州市全力做好防汛防臺各項準備工作,2月至今共出動3.9萬余人次排查隱患,檢查2.3萬余處,發現度汛問題735處,其中572項已完成整改,163處已落實度汛措施。

措施落細 責任壓緊壓實

杭州市組織各地各部門開展全市汛前備汛檢查及隱患排查,并督促將檢查情況錄入“防汛防臺在線”平臺。

“‘防汛防臺在線’是省防指開發的數字化管理平臺,整合了氣象、水文、自然資源、交通等多部門數據,具備實時監測、預警發布、風險研判、指揮調度、信息共享等功能,實現了防汛防臺工作的智能化、精細化和高效化。”杭州市富陽區應急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說。

防汛責任,關鍵是要落實到人。杭州市嚴格落實防汛行政首長負責制和包保責任制,實行“縣領導包鄉、鄉領導包村、村干部包戶到人”工作機制,強化屬地管理責任,動態調整三級防汛責任人和包保責任人。

為了提升相關責任人的專業水平,2月至今,杭州市已累計開展防汛責任人培訓86場次,共4540人受訓;組織應急演練148場次,共5156人參與。

完善機制 明確工作細節

杭州市全面梳理預警“叫應”、風險管控、聯合值班、信息報送等工作機制,修訂杭州市“1833”聯合指揮體系工作方案,把全市25791處重點部位納入管控范圍,落實風險管控“一場一方案”。

“在市防指的統籌下,我們逐步建立完善了統一指揮、專常兼備、反應靈敏、平戰結合的應急指揮體系,15個防汛主要部門會在應急響應啟動時進駐指揮大廳開展城市安全聯合值班值守。”杭州市應急管理局防災減災救災處負責人表示。

應急響應狀態下,如何確保各部門職責分工明晰、協同高效有力一直以來都是杭州市完善防汛工作體系的著力點。

為此,該市督促各地各部門修訂防汛防臺應急預案和專項預案,迄今已修訂防汛防臺應急預案107個,更新村級防汛形勢圖1441張。“在防汛形勢圖上,村(社區)防汛物資倉庫點位、地質災害風險場所、7座重點山塘水庫、17條防洪堤巡查段等關鍵信息、區位一目了然。”桐廬縣鳳川街道應急消防站工作人員王曉東說,“突發汛情、災情時,我們對著防汛形勢圖,可以馬上規劃轉移路線,也能第一時間獲取并撥打對應避災安置點、轉移責任人的電話,大大提高了轉移安置的精準性。”

數智先行 響應快速高效

“去年汛期,我們鄉的衛星電話存在信號延遲、衛星信號時斷時續的問題,今年在省市防指的支持下,統一升級成了集成天線和基座的衛星電話套件。”合村鄉農辦副主任藍金燕說,“衛星電話安裝新套件后,實現了‘開機即通’,大大增強了可用性和信號穩定性。”合村鄉位于桐廬縣偏遠山區,衛星電話信號不好過去一直困擾著他們。

得益于數字化資源優勢,杭州市在升級防汛防臺應急聯動系統方面持續發力。

“迭代升級后,系統集納了氣象、林業水利、城市管理等部門單位的數據,接入大中型水庫、水雨情站點、河道水閘、避災安置場所、應急物資儲備庫、道路等防汛重點部位共72萬路視頻監控和實時物聯監測設備,接入雨量站、水位站、大中型水庫等全要素信息,并集成了14個區縣防汛指揮要素圖,實現一張圖全景式綜合指揮。”杭州市應急管理局科技與信息化處負責人表示。

數智先行的余杭區,不斷推進數智賦能,利用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和全域傾斜攝影數字資源,開發數字化防汛演訓沙盤,為預案演練和案例復盤提供逼真、靈活的虛擬環境。同時,該區整合多部門資源,開發極端天氣預警信息“叫應”平臺,實現預警信息“兩個直達”,確保應急響應快速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