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為切實做好森林防滅火工作,臨平區堅持“預防為主、防滅結合”,以“責任為本、預案為要、能力為基、宣教為先”為主線,全力筑牢全區森林防火安全屏障。
一是責任為本,擰緊履職“壓力閥”。專題召開部署會部署重點時段防火工作,下發工作任務清單,結合林長制落實2個涉林景區、11個公墓、11個散墳區等重點部位包保責任和專人值守。推行“技防+人防”雙線預警,組織護林員、村干部加密重點區域巡邏至每日3次,高空煙(溫)感監控24小時監測預警。成立由應急、公安、農業、民政組成的專項督查組,對各涉林鎮街重點時段防火工作落實情況進行檢查,對履行主體責任不力的和落實屬地責任不嚴的5個鎮街及時發放整改督辦單。
二是預案為要,理順應急“調度網”。推行森防隊伍“兩類備勤”,森防隊員按“一類”(3分鐘快速出動)和“二類”(10至30分鐘直達火點)分類備勤,森防物資按“攜行”和“運行”分類管理,確保響應效率。區外主動與上城、拱墅簽訂《三區聯防聯控協議》,節前開展聯合演練1次;區內,7支鎮街森防隊伍建立“一鍵呼叫”聯動機制,實現“一地有險、多地馳援”。將區內企業的無人滅火設備、滅火彈等裝備器材納入應急預案,構建多元化支援網絡。
三是能力為基,錘煉撲救“硬實力”。組織應急、農業、消防、公安等12個部門及6支森防隊伍共130余人開展森林滅火“無腳本”拉練,優化指揮調度流程,探索跨區協同路徑,檢驗隊伍快速處置能力。隨機抽選森防隊伍開展“不打招呼”拉練,現場檢驗引水上山、應急供水等能力,拉緊森防隊伍備勤狀態。全面檢修高壓水泵、風力滅火機等裝備70余臺(套),全面維護各山體預置消防水罐、蓄水池等森防設施68處,確保關鍵時刻“拉得出、用得了”。
四是宣教為先,繃緊思想“防火弦”。線上聯合區住建局,通過物業公司向小區業主群推送防火警示案例;線下對林緣居民、涉林業態等重點對象敲門入戶逐個宣傳,在公墓、景區、散墳區等315個重點區域實施卡點宣傳,發放防火手冊6800余份。同步開展“防火知識進校園”活動,通過“小手拉大手”普及安全用火常識,覆蓋全區64所中小學,輻射家庭10.7萬戶,提高全民防火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