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號: | 749492940/2025-00041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發文字號: | 成文日期: | 2025-02-10 | |
發文機關: | 市應急管理局(市安委辦) | 發布日期: | 2025-02-10 |
體裁分類: | 其他 | 主題分類: | 司法 |
2024年,我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及應急管理重要論述,堅決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求,圍繞年度重點工作,依法全面履行應急管理職能、夯實法治政府建設保障、完善法治體系建設、加強行政執法監督指導、深化普法宣傳教育、優化營商環境改革,進一步推進我市應急管理法治建設工作。現將有關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一、2024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舉措和突出成效
(一)依法履行應急管理職能。積極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扎實推進防災減災救災工作,及時應對處置各類災害事故。全市生產安全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同比下降7.69%、8.49%,未發生自然災害亡人事故,安全生產和自然災害形勢總體平穩。市本級和西湖區、濱江區、余杭區、錢塘區等4個區縣捧回省安全發展鼎;創新基層應急消防治理路徑工作被杭州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辦公室認定為2024年度有辨識度有影響力法治建設成果;防汛防臺工作得到省、市黨委政府主要領導批示肯定;圓滿完成國家防總、應急管理部、省政府“應急使命·2024”聯合演習任務;城市安全值班值守工作得到中辦、國辦檢查組肯定。
(二)加強應急管理標準化建設。一是推進國家標準試點項目。成功申報立項社會綜合應急救援隊標準化建設為國家第十批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標準化試點項目。召開試點啟動會,印發試點實施方案,開展系列標準規范制定工作。立項杭州市地方標準《社會力量應急救援水域訓練基地建設與運行規范》。二是加強合規體系建設。牽頭開展危險化學品系列合規指南編制工作,與市司法局聯合發布《研發檢測類生產經營單位危險化學品儲存合規指南》。
(三)規范科學監管執法。一是制定年度執法計劃。明確專項監管和雙隨機監管工作任務。進一步梳理市級監管事項,編制杭州市地方性法規、規章監管執法事項。二是修訂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定高頻行政檢查事項裁量基準,規范行政檢查工作規程和檢查頻次。修訂行政處罰裁量權基準,進一步合理區分裁量情形,拓展輕微不罰事項清單。三是提升行政執法質效。推進鄉鎮(街道)應急消防管理站行政執法規范化,下發《關于加強鄉鎮(街道)行政執法辦案工作的通知》,規范委托流程,編制典型案例模板,加強培訓教育和案卷評查,提升基層執法辦案能力水平。四是加強執法隊伍建設。與市司法局合作單獨開設鄉鎮(街道)應急管理執法人員行政執法證考試培訓,共計培訓300余人,考試通過207人,助力基層應消站執法人員數量達標。
(四)發揮法制審核監督職能。一是提升合法性審查水平。落實國家、省最新要求,開展重大行政決策整改提升工作和規范性文件專項清理,加強重大行政決策和規范性文件“一事一檔”管理。完善公平競爭審查工作,將公平競爭審查融入重大行政決策、各類行政文件、行政合同合法性審查工作中。審查170件行政機關合同、招標方案,防控行政風險。二是加大案卷評查力度。組織開展2次全市應急管理系統案卷評查,共計評查132卷案卷,評選出優秀行政處罰案卷9卷、優秀許可案卷1卷、創新案例處罰案卷2卷。三是建立風險提示函制度。每季度召開法制工作例會,收集各地法制監督、執法檢查、案卷評查等工作中的重點問題、疑難問題,開展研究分析,形成指導意見以“法律風險提示函”形式下發,提升全市應急管理執法工作規范化和統一性。四是規范事故調查處理工作。制定《一般生產安全事故調查處理規范指引》,規范事故調查組組成、小微事故處罰、簡易程序適用、隱患排查責任倒查要求、調查報告和評估報告公開等工作,為全市事故調查處理工作的疑難爭議問題提供規范指導。
(五)持續優化提升營商環境。一是聚焦應急管理領域營商環境優化難點堵點,推動檢查報告制度、非現場監管執法、企業合規建設、分級分類監管等營商環境改革項目。推進應急管理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和創新試點工作,編制應急管理增值化服務事項清單,入駐行政服務中心。根據省廳審批服務事項審批系統迭代情況,重新規范辦理期限,優化審批流程,加強行政許可案件合法性審查,不斷提升服務機制、內容、效能。二是安責險助力企業整改提升。制定《杭州市一般工貿領域安全生產責任保險事故預防技術服務指引》,每季度開展服務情況抽查,壓實社會化服務機構的社會服務責任。推進危險化學品企業安責險主題服務,提升高危行業領域安責險技術預防服務質量。三是深化企業信用管理。依照信用懲戒辦法做好失信懲戒工作。做好行政處罰、行政許可信息“雙公示”工作。運用杭州市企業信用聯動監管平臺做好企業信用修復工作,指導企業修復114家次。
(六)拓展應急法治宣傳教育。一是加強普法宣傳和陣地建設。與市司法局等部門聯合組織參加第五屆全國應急管理普法知識競賽,獲全國優秀組織獎。加強普法教育基地建設工作,淳安縣應急宣教體驗館通過省級應急管理普法教育示范基地驗收。二是分級分類制作普法宣傳作品。以市級規范模板,區縣認領項目、全市共享共用的形式,統籌區縣資源,制作系列化的普法案例視頻13個,在憲法日和安全生產法宣傳周期間進行展播。三是開展普法評估試點。開展省應急管理廳普法宣傳評估試點工作,建立應急管理普法宣傳工作專項評估指標體系,科學評價應急管理普法工作成效。
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地方標準體系有待建設完善。應急管理地方標準體系有待完善,地方標準供給不足,標準前瞻性理論研究不足,標準制定修訂專業人才隊伍不強。
(二)圍繞改革任務創新舉措不夠。對法治政府建設工作的創新性思考還不夠到位,創新突破性措施不夠,沒有形成可推廣的經驗。普法陣地建設沒有形成體系,普法教育形式單一,缺少法治宣傳的亮點措施和形式。
(三)基層執法規范化建設有待提高。鎮街執法力量比較薄弱,鎮街執法人員缺乏執法經驗,法制審查和辦案水平不高,在加強隊伍建設、提升法律素養、規范執法流程、提高執法能力方面還需要下功夫。
三、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職情況
認真貫徹市委、市政府關于法治政府建設工作的決策部署,以推進杭州市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為主線,切實履行主要負責人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發揮黨委領導核心作用,推進應急管理法治化建設,加強法制體系建設,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培育社會安全文化,構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全面提升應急管理工作的法治化、規范化水平。定期聽取關于法治政府建設的工作匯報,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深入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各項工作落實落細。領導干部帶頭學法用法,局黨委將習近平法治思想、應急管理法律法規納入黨委中心組學習和干部培訓計劃,有效提升了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2025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安排
(一)聚力國家標準試點,完善地方標準體系。以國家標準試點建設為契機,全面推進應急標準體系建設。圍繞國家、省應急管理標準體系建設工作部署,力爭在年底前參與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各1個,立項省、市級地方標準3個,以及團體標準若干,建立多維度、高層次的杭州市應急管理標準體系,促進相關領域的工作實踐和技術創新成果及時轉化為標準制度,高質量完成國家試點驗收任務。
(二)圍繞各項改革任務,加強統籌創新舉措。推進營商環境優化提升。持續深化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建設工作,配合做好法治營商環境、市場營商環境、政務服務營商環境等專項工作,圍繞涉企行政檢查提質減負、深化企業合規建設、推進各類“一件事”改革等方面,出政策、優服務、強監管,為優化營商環境賦能加力。
(三)深化法治示范創建,強化行政執法監督。加強基層執法工作指導。聚焦強化基層應急基礎和力量,深化基層應急消防治理體系建設,出臺應消站人員管理辦法,加強隊伍正規化管理。定期開展執法證和輔助人員工作證考試,確保應消站人員持證率保持100%。加強基層執法規范化建設,強化基層委托執法事項督查工作,評估下放事項實施效果,市縣統籌組織開展季度案卷評查和執法人員培訓,提升基層辦案能力水平。繼續深化法制工作例會和風險提示函制度,及時研究解決疑難問題、總結固化優秀經驗,形成長期有效的工作機制。
(四)優化普法陣地布局,發揮基層普法作用。加強法治宣教基地建設,推動區縣開展應急體驗館的法治元素提升改造,在2024年的基礎上,至少再新建成2家符合標準的省級普法陣地。發揮基層應消站普法宣傳作用,結合區域特點,梳理重點時段普法清單,開展精準普法宣教工作。組織好新一屆應急部普法知識競賽,爭取組織人數、參賽分數排名第一。積極開展“以案普法”典型案例、普法視頻選送工作,爭取在國家、省評比中獲得優秀名次。分級分類制作各類法規宣講、“以案釋法”、警示教育等普法宣傳作品,加強重點對象宣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