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醉酒系列精品,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区,亚洲日本图色,免费a视频

首頁
> 公眾互動 > 網上接待室
杭州市基層應急消防治理體系建設工作新聞發布會
發布日期: 2025-01-08?11:01 瀏覽次數: 來源:杭州市應急管理局

2024年12月23日上午,市政府新聞辦聯合市應急管理局、市消防救援支隊召開新聞發布會,就杭州市基層應急消防治理體系建設工作向社會各界進行介紹,并回答記者提問。


今年以來,杭州市應急管理局緊緊圍繞省、市工作部署,與市消防救援支隊一起,抓實基層組織架構體系、工作運行體系、風險防控體系、應急處突體系和支撐保障體系建設,初步構建起覆蓋城鄉、功能完善、反應迅速的基層應急消防治理體系。具體五個方面推進全年工作:

一、強化黨的領導,健全基層組織架構體系。把黨的領導貫徹到基層應急消防工作全過程,初步建立了黨委政府領導,應急消防管理站統籌專職消防隊和區域性微型消防救援站的組織架構。全市191個鄉鎮(街道)全部建立應急消防管理領導小組,由黨政主要負責人擔任雙組長,由副書記擔任常務副組長并分管應急消防工作;村社層面組建應急消防管理工作組,由村社黨組織書記擔任組長。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191個應急消防管理站,配備專職人員1762人,其中有156個實現單設,單設率達81.6%,大中型鄉鎮實現全部單設;累計建成61支專職消防隊,配備專職人員871人;累計建成390個區域性微型消防救援站,配備專職人員3000人。

二、立足三位一體,理順基層工作運行體系。按照“應消一體、站隊一體、防消一體”原則,構建高效協同的基層應急消防運行體系。市級層面,梳理下發鄉鎮工作職責22項、網格工作事項3項;區縣層面,建立“四個一”工作機制,即每月召開一次工作例會、下發一份任務清單,開展一次業務培訓,每季進行一次履職評定;鄉鎮(街道)層面,按照“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的要求,明確內設科室應急管理工作職責。特別是明確了,專職消防隊和區域性微型消防救援站,在完成執勤和訓練任務的前提下,共同開展安全巡查檢查、宣傳教育等工作。今年以來,全市應急消防管理站組織開展聯合檢查4800余次。

三、突出群防群治,完善基層風險防控體系。推動應急消防工作深度融入“141”基層治理體系,由應急消防管理站統籌鎮街、村社有關力量,依托“141”基層智治平臺落實巡查檢查工作,今年以來,累計檢查單位(場所)150.6萬家次,發現整改隱患12.3萬個,辦理安全生產消防執法案件1.8萬余件。強化宣傳教育,通過走村入戶等形式,廣泛開展安全宣傳、專題培訓及應急演練等活動,不斷增強公眾安全意識和逃生技能。今年以來,全市開展基層應急宣講4300余次,組織各類應急演練6500余次、42.9萬人次。

四、突出救早滅小,強化基層應急處突體系。在現有專職消防隊、區域性微型消防救援站基礎上,整合民兵、預備役、警務人員、醫療人員、紅十字救護員等力量,建立50人以上的鄉鎮綜合應急和消防救援隊191支、隊員1萬余名,建立30人左右的村社應急突擊隊3253支、隊員10萬余名。遇到突發事件,這些隊伍第一時間集結并開展應急處置。今年以來,專職消防隊、區域性微型消防救援站參與火情撲救7000余次,早于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到達現場4000余次;梅汛、臺汛期間,應急消防管理站統籌各類力量,轉移安置群眾5.2萬人次,處置險情193起,成功避險5起23人。

五、注重能力提升,夯實基層支撐保障體系。定期組織專業培訓,由市級統一制定月度培訓計劃,然后市縣兩級分層實施,再由鎮街延伸到村社網格,今年以來累計培訓1.8萬人次,有效提升基層人員專業能力。全面推進基層人員“持證上崗”,基層應急消防管理站人員持證率達99.03%。注重基層保障資金投入,會同市財政局出臺專項資金管理辦法,2022年起,每年對應急消防管理站建設給予補助,截至目前,市級累計發放專項資金1600余萬元,為基層應急消防治理體系建設提供支撐和保障。


答記者問:

Q:杭州經濟發達,市場經營主體很多,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強化事前預防工作可以說任務比較艱巨,請問在這方面杭州有哪些好的做法和成效?

A杭州市應急管理局局長 潘 渭:杭州民營經濟發達,市場經營主體多。我們始終堅持預防為主的工作理念,推動應急消防工作深度融入“141”基層治理體系。尤其是今年,我們依托“141”基層智治平臺,嵌入“應急消防應用”模塊,采取“三分兩全”工作法,全力推進隱患排查治理和整改閉環工作。

三分:就是分層、分級、分類。分層就是由區縣、鄉鎮(街道)組織部門、科室和村社網格開展巡查檢查。分級就是根據市場經營主體的安全風險等級來開展不同頻率的巡查檢查,具體來說,我們把風險劃分為重大風險、較大風險、一般風險和低風險四個級別,對應的巡查檢查頻率分別是不低于3個月、6個月、9個月和12個月;分類就是根據市場經營主體的行業屬性,我們分成工業企業、商貿、建設施工、消防等11大行業領域,使隱患排查整治更有針對性。

兩全:即全覆蓋、全閉環。全覆蓋指的是監管對象全覆蓋,我們通過數據共享獲取市場主體注冊登記信息,通過“網格核對、鎮街復核、區縣抽核”,對監管對象底數進行核查。對存在實體經營的生產經營單位和場所,我們納入“應急消防應用”系統管理,目前,已全量匯聚各類市場主體、場所115.2萬家(個)。全閉環指的是隱患整改全閉環,我們對巡查檢查中發現的隱患,能立整立改的當場整改閉環;不能當場整改的,一般隱患由鄉鎮(街道)整改閉環,重大隱患和涉及跨層級、跨部門的隱患,通過“141”基層智治平臺交辦相關部門閉環處置;對存在違法行為的,及時由應急消防管理站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或移交上級應急、消防部門處理。

今年以來,全市通過“應急消防應用”開展巡查檢查150.6萬家次,發現整改各類隱患12.3萬余個,其中,村社網格排查隱患3.5萬個,“前哨”“探頭”作用全面激活。應急消防管理站辦理安全生產執法案件1926件、消防執法案件1.71萬件。


Q杭州的應急管理部門在基層應急消防人員能力水平提升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A杭州市應急管理局 副局長 袁 飛:近幾年來,杭州基層應急消防力量不斷強化,到目前為止,鎮街層面共有專職應急消防人員5600余人,其他參加安全巡查檢查力量7000余人,還有14000多個村社網格也在開展日常巡查工作。

今年以來,我們針對基層應急消防人員能力素質提升,我們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一是固化培訓機制。市縣分級開展培訓,市級舉辦基層應急消防管理站及專職消防隊干部能力提升培訓班;區縣每月對應急消防管理站、區域性微消站、專職消防隊等人員開展培訓;鎮街對轄區內其他參與檢查的人員和村社網格人員開展常態化培訓。二是推進“持證上崗”。強化基層應急消防人員執法能力和隱患排查能力提升,專題組織開展兩類考證培訓,即:行政執法證和輔助人員工作證的考證培訓,做到持證上崗。我們在全省首創實施基層應急消防輔助人員工作證“即考即領”模式,考生成績合格,即可當場掃碼打印取證。到目前為止,我們共組織基層應急消防人員參加行政執法證考試11場,舉辦輔助人員工作證取證考試43場,基層應急消防人員持有行政執法證828人,持有輔助人員工作證4250人。三是強化業務指導。我們建立了基層應急消防培訓師資庫,師資力量包括省、市、縣應急管理領域的專家和業務骨干;培訓內容涵蓋基層執法、工貿領域等重大隱患判定標準以及基層應急消防體系建設等,有針對性地開展基層應急消防業務培訓;我們編印了《杭州市基層常見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事故隱患全覆蓋識別指南》,以圖文并茂形式,詳細列舉現場檢查常見的隱患問題;我們還制作了《杭州市基層檢查常見重大隱患參考表》,列舉了相對簡單易識別的46項常見重大隱患,以及相關的13個重大隱患判定文件,覆蓋消防、工業企業、化工等10多個領域,主要供基層日常巡查檢查時參考使用,做到檢查更有針對性。


Q近幾年應急管理部門建設了一批應急(安全)宣教體驗館,目前我們的體驗館是如何發揮應急科普宣教作用的?下一步是否會將基層應急消防管理站的力量融入到應急宣教體驗館的建設和作用發揮當中去?具體又會有哪些舉措?

A杭州市應急管理局 二級巡視員 陳鵬飛:近年來,按照全省統一部署,我們持續開展應急(安全)體驗館建設,到目前為止,全市共有各類應急(安全)宣教體驗館147家,其中包括省級Ⅰ類體驗館13家、市級Ⅱ類體驗館37家、區縣級Ⅲ類體驗館97家,形成了以“區域內以綜合應急館為中心、周邊范圍內數個專業體驗館為支撐,以及企業、鎮街、村社簡單功能體驗館為補充”的整體建設布局。所有的場館都可以在我們“杭州應急管理”微信公眾號上找到地址和預約方式,通過點擊對應場館還能實現一鍵導航,還能實現線上看館。截至目前,全市在體驗館打卡參觀的人數超過210萬人,公益作用顯著。

具體來說,體驗館從三方面發揮了應急科普宣教作用,一是“全民安全教育基地”,體驗館通過模擬各種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場景,利用“場景式+情景式+體驗式”的教育方式,讓參觀者親身體驗面對災害如何預防、如何應對、如何自救互救,實現了“一次體驗終身受益”的目的。二是“員工安全實訓基地”,有部分專業體驗館設置在園區里面、企業周邊,成為員工安全培訓教育的實訓基地,使抽象的培訓轉變為可感可觀可實操的培訓,大大提升了培訓效果。三是“學生課外研學基地”,我們在杭州市青少年宮洞橋營地、西湖區蘭里研學大本營、余杭區長樂林場等學生研學基地都融入了應急安全體驗場所,體驗館的體驗項目也充分融入進了研學的課程中,讓學員們在輕松愉快的課外研學過程中就自然而然的掌握了應急安全知識。

下一步,我們還將不斷深化應急消防管理站與應急(安全)宣教體驗館的雙向聯動。一方面,發揮體驗館實訓基地的作用,通過館內實訓,提升應急人員應對突發事件及災害的處置能力。另一方面,發揮應急消防管理站“中間人”作用,充分利用建在應消站里面的體驗館,開展日常“宣安”,打通應急宣教延伸向基層的“最后一公里”,倡導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安全的第一責任人理念,久久為功、持續發力,努力實現“人人能自救,個個會逃生”的目標。


Q今年以來,政府在專職消防隊建設方面的情況是怎樣的,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A杭州市消防救援支隊 副支隊長 王 宇:今年政府專職消防隊建設納入省民生實事內容,我們支隊也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緊緊鎖定民生實事目標,強化開展全市61支政府專職消防隊建設工作,在硬件建設、素質提升、職能運行上出實招,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是在硬件建設規范方面,所有專職消防隊均完成了建制稱謂、營房外觀、庫室設置等方面的規范統一工作,按要求配備了人員和車輛裝備。截至11月底,全市專職隊一共配備了871名專職隊員和106輛消防車,隊員的服裝、車輛標識全部實現了規范統一,應該說隊伍的辨識度和人員實力較往年有了顯著增強。

二是在人員素質提升方面,我們建立了聯勤聯訓模式,將專職隊納入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的統一訓練體系和崗位練兵范疇,開展了兩批次崗前考核和指揮能力考評工作,合格率分別達81%和96.2%,有效夯實了作戰基礎,提升了滅火救援的能力。

三是在履職能力強化方面,我們強化聯動指揮,所有專職隊全部配備了119接處警終端、對講機這些通信裝備,由國家隊統一指揮調度。截至11月底,全市專職隊共參與處置各類警情5341起,占比達到19.27%,充分發揮了前端作用,幫助破解了“遠水難救近火”的難題。我們還強化防消一體,全市各專職隊在滿足執勤和訓練的前提下,積極開展巡查檢查、消防宣傳和便民服務這些相關活動。截至11月底,全市專職隊已累計開展消防安全宣傳教育9860余人次,參與聯合檢查320余次,最大限度地發揮了專職隊職能作用,提升了社會面“見消率”。

下一步,我們將總結今年的專職隊建設經驗,在如何建好、練強、用好專職隊上做出新的探索和嘗試,我就回答這些,謝謝。


Q杭州市目前出現了一些微型消防站,包括小區、街道上可以看到微型消防車,請問這種微型消防站平時主要發揮了哪些功能?

A杭州市消防救援支隊 副支隊長 王 宇:從2021年開始,我們以建立“5分鐘消防救援圈”為目標,在全市推廣了區域性微型消防救援站建設,主要由屬地鎮街根據轄區實際選擇點位進行建設,建設完成后由我們消防救援支隊驗收。為了規范和統一,市消安委制定出臺了區域性微型消防站建設標準、工作制度和崗位職責,主要立足打造了“1+N+X”的三級消防救援體系。1就是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作為骨干,N就是N個區域性微型消防救援站,包括專職消防隊作為輔助,X就是社區微型消防站為補充。主要它在平時中發揮三個方面的作用。一個就是滅火救援的先遣隊。我們支隊搭建“指揮調度平臺”和“數字化管理平臺”,把區域性微型消防救援站接入119智能接處警系統,實行統一指揮調度。第二就是消防安全巡查隊功能。主要是各地區域性微站在保障值班執勤力量的基礎上,常態化開展日常防火檢查巡查,幫助排查消除火災隱患。第三個功能是消防知識的宣傳功能,在平時開展防火檢查巡查、動態巡邏的同時,開展消防安全宣傳,組織社區居民、單位員工來進行消防教育培訓、疏散逃生演練等。截至11月底,我們已經建立了390個區域性微型消防救援站,有效發揮了剛才我提到的滅火救援先遣隊、消防安全的巡查隊、消防知識宣傳隊“三隊合一”的作用,進一步提升基層鎮街火災處置的能力。